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饥饿胁迫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鳃、肝胰腺、心脏和肌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抗氧化酶研究结果表明: 日本蟳体内SOD和CAT的活性显示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 SOD活性在组织间分布大小顺序为心脏>鳃>肌肉>肝胰腺, CAT大小顺序为肝胰腺>心脏>鳃>肌肉. 两种酶在饥饿胁迫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6d内SOD整体表现出刺激作用, 鳃中CAT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肝胰腺中CAT活性先降后增.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 饥饿胁迫下日本蟳4种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鳃细胞的损害表现为鳃丝水肿、角质层变薄、线粒体部分溶解; 肝胰脏细胞的主要损害特征为肝管微绒毛减少、部分线粒体解体、内质网扩张以及少量细胞核不规则; 心脏细胞中部分线粒体溶解、肌原纤维肿胀; 肌肉细胞部分细胞核染色质固缩. 由此可见, 日本蟳机体本身对饥饿胁迫具有有限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日本(Charybdis japonica)进行免疫多糖、免疫多糖+溶藻弧菌、溶藻弧菌、生理盐水4种方法的处理,测定日本肝胰腺及肌肉中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探讨免疫多糖对日本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肝胰腺中LZM 和 SOD 的酶活均高于肌肉中的酶活,且免疫多糖对肝胰腺的免疫增强效应显著高于肌肉;免疫多糖组肝胰腺和肌肉中LZM酶活,在注射后24 h时显著升高至峰值(P<0.05),分别为(11.2±2.78) U·mg-1和(3.75±1.05) U·mg-1; SOD酶活也在24 h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组的2.2倍和1.4倍;免疫多糖+溶藻弧菌组在72 h时,肝胰腺和肌肉中的LZM酶活分别高出溶藻弧菌组62.8%和75.2%,2个组织中SOD酶活同样显著高于溶藻弧菌组(P<0.05),是溶藻弧菌组的3.5倍和4.2倍.由此可见,免疫多糖对日本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可以提高日本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低氧环境下真鲷(P.major♀)×黑鲷(S.macrocephalus♂)杂交子一代体内酶活性的变化评价其耐低氧能力.将杂交子一代置于溶氧量为(1.83±0.27)mg.L-1的水体中,胁迫0、6、12和24h后,取其肝脏、鳃和肌肉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低氧胁迫后LDH活性在肌肉和肝脏中分别升高25.7%和17.6%;脏中SOD活性升高20.2%,随胁迫时间延长活性下降至初始水平;CAT活性下降44.3%~62.4%;T-AOC活力也呈先升后降趋势.说明杂交子一代具有一定的低氧耐受能力,但长时间低氧胁迫会对其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利用柱状黄杆菌为刺激物,对褶纹冠蚌进行注射感染,在注射后3、6、12、24、48h后分别取血清、肝胰腺,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柱状黄杆菌感染后,实验组血清中的SOD活性在6h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GPX的活力在3h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GSH的含量在24h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肝胰腺中GPX的活力在24和48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和肝胰腺中MDA和H2O2的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褶纹冠蚌注射柱状黄杆菌感染后,血清中各抗氧化指标比肝胰腺中的变化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能否在鸡胚中培养, 基于稳定培养体系, 将WSSV接种到SPF鸡胚中. 收获接种3d后死亡的鸡胚, 从中提取病毒; 将其再次接种到健康鸡胚中, 传代5次后, 由卵黄囊膜提取病毒, 将其经肌肉注射至克氏原螯虾, 结果实验组克氏原螯虾100%死亡, 而对照组无死亡情况. 对各代鸡胚及克氏原螯虾进行PCR和电镜检测, 实验组呈WSSV阳性; 电镜下, 死亡鸡胚细胞中可见大量正在组装的病毒粒子; 表明WSSV可用鸡胚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测量了543尾克氏原螯虾成熟个体的体重、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尾节长、尾肢长、尾肢宽等10个表型性状,统计分析雌雄个体体形及体重差异。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各形态参数(除第一腹节长)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体重与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克氏原螯虾为雌雄异体淡水水生甲壳类外来入侵物种,凭借其入侵生物学特性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得以迅速扩张,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诸省市的江河湖泊等淡水水体中,甚至成为优势种群已严重威胁到本地淡水底栖水生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在对赣江中支南昌市杨子洲江段采集的克氏原螯虾进行形态学测量时发现一例雌雄间性的克氏原螯虾个体,即第一腹肢已特化为生殖肢,但第二腹肢并未特化,仍与雌性的第二腹肢相同。其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的基部,与雌性生殖孔的开口位置相同。本文拟就螯虾下目部分物种雌雄间性体可能的发生机制等进行了初步讨论。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对大黄鱼进行模拟台风所致水体动荡胁迫,检测胁迫前(0 h)及胁迫后0.5、1、2、4、8、24 h时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清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CHOL)在胁迫后0.5~24 h期间浓度均持续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胁迫后0.5~1 h期间显著升高,之后显著降低,浓度仅为胁迫前的一半,并在2~24 h期间始终处于这一低水平;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胁迫后持续显著升高,胁迫后24 h时的活性为胁迫前的6.5倍;肌酐(CREA)在胁迫后0.5 h时即显著升高并达到最大值,1~8 h期间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但在24 h时显著降低,仅为胁迫前的1/4;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胁迫后2~24 h期间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胁迫后2 h时显著升高,并在2~24 h期间都处于较高水平;血清Na~+、C1~-、K~+和Ca~(2+)浓度在胁迫后均出现了显著性升高.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提示水体动荡胁迫引起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大黄鱼肝脏、心脏受损以及免疫降低.  相似文献   

9.
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是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菌.为获得高效抗 L. anguillarum卵黄抗体(egg yolk antibodies, IgY),用纯培养的L. anguillarum制备抗原,免疫蛋鸡,联用乙酸-乙酸钠稀释、(NH4)2SO4与 Na2SO4盐析、透析法由蛋黄分离纯化 IgY.对制备的 IgY进行了体内、外抑菌与吞噬调理活性研究:分别将抗L. anguillarum 的IgY、由普通鸡蛋IgY与L. anguillarum (103 CFU·mL-1)等体积混合后注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计算成活率;分别将抗L. anguillarum的IgY、普通鸡蛋IgY与L. anguillarum (106 CFU·mL-1)及血细胞混合后,接种平板培养、计数.结果表明,提取的IgY浓度为8.93 mg·mL-1,每个鸡蛋可获得IgY约120 mg,抗体纯度较高,效价为1:20480;体外抑菌率为65%;能促进细胞吞噬L. anguillarum,相对吞噬率为75%;对克氏原螯虾的保护率为33.3%.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陆生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和绿萝(Scindapsus aureum)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过程中对不同质量浓度Cr(Ⅵ)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Cr(Ⅵ)胁迫影响植物生长,Cr(Ⅵ)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两种植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Cr(Ⅵ)质量浓度为2 mg·L-1时促进美人蕉及绿萝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了美人蕉及绿萝SOD、CAT、POD活性,对两种植物MDA积累无明显影响;当Cr(Ⅵ)质量浓度5 mg·L-1时抑制美人蕉和绿萝可溶性蛋白质合成及绿萝CAT活性,提高美人蕉SOD、CAT、POD及绿萝SOD、POD活性,对美人蕉MDA积累影响不大,增加绿萝MDA积累;当Cr(Ⅵ)质量浓度达到10 mg·L-1时,明显抑制两种植物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且抑制美人蕉CAT、POD活性和绿萝CAT活性,提高美人蕉和绿萝SOD活性及绿萝POD活性,显著增加两种植物MDA积累.本试验条件下,美人蕉生长速度大于绿萝,对铬胁迫的耐受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口虾蛄小颚腺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口虾蛄小鄂腺的组成及各部分显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小颚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组成,无膀胱。体腔囊足细胞小,足状突起少;迷路细胞具有微绒毛且基底侧质膜内陷;原肾管细胞的微绒毛较短,数量少,但基底侧质膜内陷更深更宽。口虾蛄小颚腺相关的细胞结构虽较为原始,不很发达,但其基本生理能力应与日本沼虾的触角腺类似,即具排泄和渗透压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氨态氮、亚硝态氮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是虾类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在1 mg/L非离子氨态氮和1 mg/L亚硝态氮的作用条件下,罗氏沼虾血清、肝胰腺和肌肉中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同,经1、4、7及10天处理后,血清和肌肉酚氧化酶活力均有所降低,而肝胰腺的酚氧化酶活力则略有增高;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基本变化过程为,先增高后降低;各组织的两种磷酸酶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酚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判断虾类免疫抗病能力的指标,而两种磷酸酶活性则仅可作辅助参数.  相似文献   

13.
对斑节对虾触角腺的显微及超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完.其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3部分组成.体腔囊足细胞小,足突起短而细,胞质内小泡和颗粒不多;迷路细胞微绒毛短少而不整齐,含有大量小泡,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较深,但基底部线粒体数量很少;原肾管细胞微绒毛较短少而杂乱,胞质内小泡和颗粒含量较少,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很深.上述结果显示,斑节对虾触角腺各组成成分中,与其排泄和渗透压调节功能相关的结构较为发达.因此,谊虾是甲壳动物中调节能力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者”.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苯噻草胺污染对大肠杆菌抗氧化酶和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暴露于苯噻草胺的大肠杆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ATP酶活性在短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对细菌的SOD活性诱导作用明显,尤其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所产生的影响大于稳定生长期的细菌;苯噻草胺对CAT也有强烈的诱导作用,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细菌的影响类似于对SOD的影响结果;苯噻草胺能激活ATP酶,但与细菌生长阶段的关系较小.本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酶和ATP酶相结合作为该类化合物对土壤污染胁迫的敏感生物指示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斑马叶"叶绿素含量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具“斑马叶”性状的水稻1103S、武金4B以及对照武金3B为材料,研究了该性状表达过程中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性状表达期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减少,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随着叶片复绿,各项指标又回复到低温处理前的水平.该性状的表达是由于阶段性叶绿素代谢异常所致,它不仅与叶绿素含量有关而且与POD、CAT、SOD等几种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鲭鱼亚目的海洋鱼类在捕获后易产生组胺,导致鲭鱼中毒.为研究组胺消长与微生物的关系,通过平板分离和摇瓶发酵,以荧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力,从鲭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皮肉、内脏和腮中分离筛选组胺降解菌,并对所产组胺降解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自内脏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组胺降解酶活力较高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从生长产酶曲线推测该酶为初级代谢产物.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2.在pH6.0~8.0和温度20~35℃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Mn^2+、Ca^2+、Na^-、Mg^2+、K^+等金属离子存在时酶活力增加。Zn^2+、Al^3+、Fe^3+、Fe^2+、Cu^2+等金属离子存在时,酶活力下降,在EDTA存在条件下酶活力完全丧失.对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甘氨酸-NaOH缓冲反应体系中,最大反应速度Vmax=156.25U·mL^-1,米氏常数Km=0.22mg·mL^-1.组胺降解菌国内还朱见报道,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水产品组胺生物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