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珠算协会应马来西亚世界中国珠算心算学协会和新加坡珠算心算研究协会的邀请,组成以朱希安会长为团长的中国珠算鉴定工作代表团一行12人,于1998年10月24日——11月2日,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访问,联合举办璩算心算技术等级鉴定,同时进行了学术交流。10月24日,我代表团乘机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黄钎运付会长亲自到机场迎接。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我国珠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大量精于计算的人才,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珠算协会决定在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考核中要进行珠算等级鉴定的测试,对达到规定的标准等级的,由中国珠算协会颁发珠算技术证书。因此,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珠算等级鉴定(包括学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次性地顺利通过。有的考了好几次仍未通过,有的人通过了,也只是普通四、五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18日,广东省珠算协会在广州举办了全省珠算、珠心算等级鉴定员培训班,来自各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珠算协会以及有关单位的学员共48人参加了学习。培训班由省珠算协会秘书长李秀容同志主持,熊发业副会长(国家一级教练师)和肖健华理事(国家二级教练师)分别进行授课。授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珠算、珠算式心算鉴定比赛规程》,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珠算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开展珠协活动,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职称评定工作,我们按照《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规定和要求,到目前为止对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l5698人进行培训和组织珠算技术等级鉴定。鉴定的结果是:取得一级《珠算技术等级鉴定证书》的2276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珠算协会珠算式心算鉴定标准》(三项全能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1999年7月19日公布实施,对促进我国珠心算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为与国际接轨和适宜普及教学,需进行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6.
中国珠算协会于1999年颁发了《中国珠算协会珠算式心算鉴定标准》,其中:普通级分为十个级别,即10~1级,10级最低,1级最高。段位也分十个段位,初段~10段,初段最低,10段最高。  相似文献   

7.
一月三日,海伦市财政局、珠算协会、农村经管站、乡企局,在海兴镇联合召开了乡级珠算技术等级鉴定现场会。会上财政府副局长韩凤桐、珠算协会会长高伟、海兴镇领导分别讲了话。  相似文献   

8.
朱希安 《珠算》2002,(6):5-5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四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珠算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自1995年4月选举产生以来,在财政部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经全国各级珠协和广大珠协工作的共同努力,在珠心算普及、珠算等级鉴定、珠算比赛、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现将七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珠算的悠久历史与现代发展,特别是中国珠算协会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概括总结,结合珠心算兴起,从“基因”角度,论述了珠算与时俱进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珠算》1989,(4):22-23
我省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件,白一几八О年开始,特别是贯彻实施《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推进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按照中珠协的要求,结台我省实际,提出加强我省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是辽宁省抚顺市财经学校的珠算技术教师,抚顺市珠算协会理事。一九八五年开始从事珠算技术教学,五年来共培训校内外学员两千多人.经市珠算协会考试鉴定,五级以上合格率达80%以上,在抚顺市居领先地位。几年来.许多珠算培训班竞相请我讲课,有的暂时排不上就预约几个月以后的讲课计划,有时我除在校内担任三个班的教学任务外,还在校外同时兼任三个珠算培训班的教学任务.有的招生广告中出现了我的名字,有许多学员确实是慕名而来的,我的珠算技术教学之所以受欢迎,这是与我重视第一节珠算技术课的教学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应马来西亚“世界中国珠算心算学协会”副会长黄钎运先生的邀请,受中国珠算协会委派,我于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七日乘CZ365航班午夜抵达吉隆坡,开始了为期六天的珠算技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核算人员的日益增多,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作日益繁忙。如何使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作制度化、正规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作有章可循,这是关系到珠算事业的发展及珠算技术等级的普及。  相似文献   

14.
1984年中国珠算协会鉴定比赛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减算题一律编成加减混合题,其主要标准是;普通级鉴定卷中的加减混合题1至5级每题15笔数,6级14笔数(用每题数码量和对题量确定等级),每题减数和减数码占  相似文献   

15.
自1987年7月1日,国家财政部须发了《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以来,以中珠协、省珠协为龙头的珠算技术等级鉴定工作在中华大地全面展开,并形成当前各级珠协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珠算》1993,(6):31-32
珠算技术是我国古老的文化遗产,继承弘扬祖国文化遗产,进一步普及提高珠算技术,是各级税务系统珠算协会长期的工作。几年来,我省税务系统珠算协会,在开展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了普及提高珠算技术工作的方针,坚持“古为今用”,从搞活珠协工作入手,重点抓了珠算技术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7.
珠算鉴定工作是珠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珠算鉴定的逐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珠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方录 《珠算》2002,(2):27-27
珠算证的发放和管理是珠算技术等级鉴定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改进加强珠算证的管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中珠协高赡远瞩,及时提出在全国逐步实现珠算证现代化微机管理,是非常重要、十分及时的。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进步的,实现珠算证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是珠算证管理工作一大进步,符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在领导的重视下,在中珠协、省珠协的指导下,我们南京珠算协会,经过认真准备,已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实现珠算证、珠心算证微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邵伯文(1899-1985),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我国著名珠算家,中国珠算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珠算协会副理事长。邵伯文先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佳木斯市粮食局退休后,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致力于珠算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在当地义务教授珠算二十余载,培养了大批珠算人才,为推动当地珠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让家境贫寒的人都有一技之长,让珠算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这便是他弘扬珠算办义学的朴素心声。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中国珠算协会鉴定比赛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减算题一律编成加减混合题,其主要标准是:普通级鉴定卷中的加减混合题1至5级每题15笔数,6级14笔数(用每题数码量和对题量确定等级),每题减数和减数码占3分之1,即5笔减数。减数和减数码(从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