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联用技术,用于测定环境水中亚砷酸根、砷酸根、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三价铬、铬酸根、溴离子、溴酸根离子、碘离子、碘酸根离子。使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在流速1.4 mL/min、5%甲醇-40 mmol/L NH4NO3流动相(pH=8.6)等度洗脱条件下,20 min内实现了砷、铬、溴、碘4种元素10种形态的分离检测。10种元素形态检出限在0.1~2μg/L之间,定量限在0.5~6μg/L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4%~10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0.91%~4.96%之间。该方法可以用于环境水样中砷、铬、溴、碘4种元素10种形态的常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饲料中亚砷酸盐(As~(3+))、砷酸盐(As~(5+))、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对氨基苯胂酸(p-ASA)、羟基苯胂酸(4-OH)和洛克沙胂(ROX)共7种不同形态砷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分析方法。饲料样品采用甲醇-水(1∶1,V/V)溶液提取,15 mmol/L(NH_4)_2HPO_4和10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为流动相,经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后,由HG-AFS测定。结果表明,7种砷形态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64),方法检出限为5~3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6.3%~108.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7.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17.4%。本方法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运行费用低廉,适用于饲料产品中砷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NO_2~-的方法。实验以Metrosep A Supp5-250/4.0型色谱柱为分离柱,3.2 mmol/L Na_2CO_3-1.0 mmol/L NaHCO_3溶液为淋洗液,分析饮用水中的NO_2~-。结果表明:NO_2~-在0.0569~10.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69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102.0%~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49%。该方法用于饮用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紫菜中IO_3~-,I~-,MIT和DIT的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柱AS7分离4种碘形态,以175 mmol/L NH_4NO_3和4%(V/V)甲醇为流动相,在梯度洗脱的条件下可实现4种碘形态的完全分离。在此条件下,IO_3~-,I~-,MIT和DIT的方法检出限(以碘计)分别为0.09,0.34,0.09,0.33μg/L,可满足紫菜中碘形态的测定要求。对紫菜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比较,最终确定40℃超声提取2次,每次超声2 h为紫菜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可保持样品处理过程中各碘形态的稳定。利用建立的方法并结合体积排阻色谱对紫菜标准物质GSB-14中的碘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以I~-和一种未知碘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电导-紫外串联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海产品中氟、溴、碘和硫的分析方法.采用干灰化法和LC-SCX(3 mL)柱净化处理样品,选用IonPac AS14(250 mm×4 mm i.d.)分析柱和IonPac AG14(50 mm×4 mm i.d.)保护柱,3.5 mmol/L Na2CO3-1.0 mmol/L NaHCO3为淋洗液,抑制电导和紫外检测器同时检测.氟化物和硫酸盐采用电导法检测,以提高灵敏度;溴化物、溴酸盐、碘化物和碘酸盐使用紫外法检测,以消除氯化物的干扰.在优化条件下,整个分析过程15 min内完成. 氟、溴、碘和硫的方法检出限为 0.3 ~3.2 mg/kg,相对标准偏差(n=8)为0.5% ~4.9%,测定海带、紫菜和虾皮样品的回收率为81% ~106%.  相似文献   

6.
安娅丽  赵艳萍  刘宁  班睿 《分析测试学报》2019,38(11):1353-135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HPLC-ICP-MS/MS)同时测定土壤中阿散酸(p-ASA)、洛克沙胂(ROX)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砷(i-As)(亚砷酸(As(Ⅲ))和砷酸(As(Ⅴ)))、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等5种砷形态的分析方法。以0.1 mol/L NaH_2PO_4-0.1 mol/L H_3PO_4(体积比9∶1)为提取剂,液固比为50 mL/g,样品经微波辅助提取(80℃,30 min)后,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1 mm,10μm),以60 mmol/L(NH_4)_2HPO_4-5%甲醇(pH 6.0)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15 min内实现了5种砷形态的良好分离。在优化条件下,各砷形态在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1),检出限为0.043~0.080μg/kg(以As计),相对标准偏差为1.7%~3.8%。将该方法用于分析3种土壤样品,各砷形态的加标回收率为71.6%~10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土壤中阿散酸、洛克沙胂和常规砷形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检测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碘(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采用4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溶液为提取剂进行超声提取,经离心分层,过Na柱和0.22μm滤膜后进行分析,以50 mmol/L碳酸铵溶液(pH 9.8,以25%氨水调节)为流动相,采用AS16阴离子分析柱进行HPLC-ICP-MS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两种无机碘形态(I~-和IO~-_3)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05、0.1μg/L,定量下限分别为2、5μg/L。该方法用于土壤环境中无机碘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83.8%~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0%,优于振荡提取法。该方法快速、高效、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土壤环境中不同形态无机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痕量卤代乙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迎雪  黄建军  顾平 《色谱》2006,24(3):298-301
建立了固相萃取-离子色谱(SPE-IC)测定饮用水中痕量卤代乙酸(HAAs)(包括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的方法。固相萃取采用LiChrolut EN SPE柱来进行痕量待测物的预浓缩(25倍)和基体杂质的消除,用NaOH(10 mmol/L)洗脱;色谱分离采用亲水性、高容量、氢氧化物选择型阴离子交换柱Dionex IonPac AS16(250 mm×4 mm i.d.),以NaOH为流动相进行浓度梯度淋洗,淋洗速度为0.8 mL/min,电导检测,进样量为500 μL。结果表明,用SPE-IC法测定HAAs,一溴乙酸的检测限为12.5 μg/L,其余4种HAAs的检测限为0.38~1.69 μg/L。该法可实现对饮用水中痕量卤代乙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林立  王海波  史亚利 《色谱》2013,31(3):281-285
建立了二维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方法。先采用常规阴离子色谱柱(IonPac AS16, 250 mm×4 mm)将水样中的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与干扰离子进行分离。样品溶液通过抑制器后,将含有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淋洗液导入富集柱(MAC-200, 80 mm×0.75 mm),再通过毛细管阴离子色谱柱(IonPac AS20 Capillary, 250 mm×0.4 mm)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μg/L,相关系数达到0.9999,检出限为0.02~0.05 μg/L。样品中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85.1%~100.1%之间,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7%~4.9%之间。该法试剂用量小,灵敏度比常规离子色谱提高30~40倍,同时去除了样液中的高浓度基体杂质,适用于水样中低含量碘离子、硫氰酸根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同时测定食用菌中亚砷酸根、砷酸根、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砷甜菜碱、砷胆碱6种砷形态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选择5 mmol/L和80 mmol/L(pH 8.0)碳酸铵溶液作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0.50 mol/L乙酸溶液作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萃取的提取方式进行分析。6种砷形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1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亚砷酸根、砷酸根、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砷甜菜碱、砷胆碱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5、0.08、0.07、0.05、0.09μg/L,定量限分别为0.13、0.15、0.20、0.20、0.16、0.28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3%~96.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37%~8.98%(n=6)。采用该方法研究市售食用菌中砷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食用菌中砷形态分布种类和含量不同,需综合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含量评估食用菌中砷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3种痕量一氯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一种新型、灵敏、准确的同时测定饮用水中2-氯酚、3-氯酚和4-氯酚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饮用水样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后,在IonPac(AS18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0 mm)及IonPac(AG18预柱(50 mm×4.0 mm)上,以含有10%乙腈的15 mmol/L 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 I)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定量检测离子为m/z127[M-H]-,其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8.6%和10.5%;2-氯酚、3-氯酚和4-氯酚在0.02~5.0μg/L范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水样中2-氯酚、3-氯酚和4-氯酚的最低定量检出限分别为0.02μg/L、0.01μg/L和0.01μg/L。用于饮用水中一氯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碘离子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滤膜净化处理,选用TSKgel guard column SuperIC-A HR保护柱(4 mm×50 mm)和TSKgel SuperIC-HR高性能分析柱(4mm×250mm),Na_2CO_3(3.2mmol/L)-NaHCO_3(1.0mmol/L)为淋洗液。碘离子使用紫外法检测,以消除氯离子干扰。在优化条件下,整个分析过程8min内完成。碘离子的方法检出限3.6μg/L,相对标准偏差(n=8)为2.0%~8.9%。加标回收率为94.9%~106%。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批量样品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3.
叶明立  胡忠阳  潘广文 《分析化学》2011,(11):1762-1765
建立了一种采用毛细管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痕量碘离子(I-),硫氰酸跟(SCN-)和草甘膦(Glyphosate)的方法。样品经过0.22 mm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5 mL,采用IonPac AS19(250 mm×0.4 mm)毛细管色谱柱分离,KOH梯度淋洗,流速10 mL/min,抑制电导检测,外标法定量。以信噪比S/N=3计算检出限,I-,SCN-和草甘膦的检出限分别为0.3,0.2和0.2 mg/L,线性范围2.0~100 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8和0.9998,加标回收率为86.0%~100.6%。本方法应用于饮用水中痕量I-,SCN-和草甘膦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马亚杰  张欣  于泓 《分析测试学报》2012,31(12):1591-1594
建立了离子液体阴离子p-甲苯磺酸根的离子色谱-直接电导检测分析方法。采用Shim-pack IC-A3季铵型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考察了流动相种类和色谱柱温度对分离测定p-甲苯磺酸根的影响。确定最佳色谱条件为:以1.2 mmol/L柠檬酸-15%乙腈混合水溶液(pH 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45℃。在此条件下,p-甲苯磺酸根与常见无机阴离子(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和硝酸根)可以获得很好的分离。该方法测定p-甲苯磺酸根的线性范围为4~100 mg/L,检出限(S/N=3)为1.22 mg/L,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42%和1.8%。将方法用于离子液体中p-甲苯磺酸根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6%。  相似文献   

15.
以电导-紫外检测器联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F~-、Cl~-、NO_2~-、Br~-、NO_3~-、I~-和SO_4~(2-)。样品经TSK gel guard column Suppe IC-Anion HS保护柱以及TSK gel Suppe IC-Anion HS分离柱分离,以NaHCO3(2.0mmol/L)-Na_2CO_3(3.0mmol/L)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柱温40℃,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与紫外可见检测器串联检测。其中,F~-、Cl~-、Br~-和SO_4~(2-)使用电导检测器,NO_2~-、NO_3~-和I-采用紫外检测器。7种离子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9。对饮用纯净水以及海水两种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2.8%~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9%~5.7%。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等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电导-紫外检测器联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F~-、Cl~-、NO_2~-、Br~-、NO_3~-、I~-和SO_4~(2-)。样品经TSK gel guard column Suppe IC-Anion HS保护柱以及TSK gel Suppe IC-Anion HS分离柱分离,以NaHCO3(2.0mmol/L)-Na_2CO_3(3.0mmol/L)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柱温40℃,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与紫外可见检测器串联检测。其中,F~-、Cl~-、Br~-和SO_4~(2-)使用电导检测器,NO_2~-、NO_3~-和I-采用紫外检测器。7种离子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9。对饮用纯净水以及海水两种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2.8%~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9%~5.7%。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等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益奇  王子健  许宜平  马梅 《色谱》2007,25(3):430-434
水中的碘酸根、亚氯酸根和溴酸根是重要的消毒副产物,主要通过大体积浓缩后直接电导检测,或通过柱前或柱后化学反应将目标物转化成容易检测的物质后检测。本方法采用大体积进样柱后衍生紫外检测的分析方法,通过条件优化获得了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利用一套自动分析系统,可以满足饮用水中痕量碘酸根、亚氯酸根、溴酸根的同时监测。碘酸根、亚氯酸根和溴酸根的检出限分别为0.5,0.4,0.1 μg/L。对于不同的加标样品,碘酸根、亚氯酸根和溴酸根的回收率分别为70.8%~98.0%,92.4%~100%和93.2%~104.1%。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场上的瓶装饮用水分析,结果显示瓶装纯净水中的碘酸根、亚氯酸根、溴酸根浓度均低于检出限,而瓶装矿泉水中碘酸根、溴酸根的最高含量分别达到9.4 μg/L和78.4 μg/L。  相似文献   

18.
李朦  于泓  郑秀荣 《色谱》2014,32(3):299-303
建立了同时分析碘酸根、碘离子、溴酸根和溴离子的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用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柱,以柠檬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实现了4种离子的同时分离和检测。研究了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种类、浓度、pH值等因素对4种离子分离和测定的影响,探讨了保留规律,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在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1.0 mmol/L柠檬酸-乙腈(85:15,v/v;pH 5.0)、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40 ℃条件下,4种离子完全分离,且系统峰不干扰测定。4种离子的检出限(S/N=3)为0.07~0.16 mg/L,连续5次进样测定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以下。将此方法用于离子液体样品及地下水样品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电导-紫外检测器串联离子色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的NO_2~-,NO-3,PO_4~(3-)和SO2-4,选用高通量色谱柱和保护柱,以1.9 mmol/L Na HCO3-3.2 mmol/L Na2CO3为淋洗液,采用电导和紫外检测器同时检测4种离子,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PO_4~(3-)和SO2-4,紫外检测器检测NO_2~-和NO-3以消除高含量Cl-的影响。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单个样品测试时间为6 min,NO_2~-,NO-3,PO_4~(3-)和SO2-4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7.2,32.0,144和22.7μg/L。对2个真实样品进行检测,各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5.3%,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5.6%~105.6%。  相似文献   

20.
(1)扑疟喹啉在0.1N高氯酸和8%草酸的条件下与铬酸根作用显紫色。检出限为0.05γ,界限稀度为1:10~6。Ce~(+4),Au~(+3),VO_3~-,BrO_3~-,IO_3~-,IO_4~-和NO_2~-有干扰作用。 (2)已测定铬酸根与七十四种离子界限比率。大部分以1:200的界限比率对检出的灵敏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