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平抛运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乔密海 《物理实验》2008,28(4):23-24
针对高中平抛运动实验中所用器材分散、描点效果不理想的缺点,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改进的装置由J2135型碰撞实验器、绘图板和底板组成,并增加了活动托板和"L"型定位器等装置. 改进后的装置操作简便,运动轨迹描绘准确.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材中“旋转的液体”实验装置的不足,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装置的调整、实验操作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现象明显,也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火灾探测技术已成为对火灾进行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固定式火灾探测装置不能自主的探测和定位到火警点,对火灾发生初期的预防和灭火有一定的局限性。论文针对该问题,在分析火灾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位姿仿人鼻的火灾探测装置,并制备出样机,同时尝试将其与可移动机器人结合来实现对室内火警点的探测和定位。基于不同的烟雾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探测准则,根据该准则进行路径轨迹仿真,经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到移动机器人最终定位到火警点的位置。可移动的火灾探测装置在探测和定位到火警点的过程中,若所在空间中由拐角或家具死角导致烟雾扩散有聚集死角的情况存在,会对探测和定位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仿真实验中的移动机器人在探测和定位火警点中的轨迹可以看出死角的存在虽然影响了对火警点的探测,但最终还是能够探测和定位到火警点,其路径轨迹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摩擦力"中,用到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但是由于受器材本身的限制,实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笔者在教学中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从实验上确定用于北京自由电子激光(BFEL)装置的Wiggler中NdFeB矩形磁块的轨迹敏感系数β的方法.用β值来表征磁单块在Wiggler中对电子轨迹的贡献,并用此β值对磁块进行挑选,优化组合,可达到改进Wiggler对电子轨迹偏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原多普勒效应验证实验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数据不稳定、重复性差、维修率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实验的精度与准确度,对原实验装置的相关部分进行了改进.通过比较原实验装置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分析了原实验装置的缺点与不足,并总结改进后装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胡克定律探究实验装置对新课标中"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直接在坐标纸上绘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点,通过拟合可得到F-x曲线,求拟合直线的斜率可求出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得出的实验结果与新课标教材中描述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本中一些演示实验和一些学生实验采用的器材可操作性不强,往往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如果把一些实验的器材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改进,减小原来实验器材不足存在的影响,可以使得一些实验的对比性增强,还会大大地提高一些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实验室的海市蜃楼演示装置需要多人操作,且演示周期长,实验现象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进,增加了3层隔水薄膜,通过抽水机向装置内缓慢注水.改进后的装置演示现象直观、清晰,且实验现象保持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对平抛运动实验的一些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教材给出的实验及其不足之处 (1) 教材给出的实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四节给出了一个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该实验要求首先设法描绘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怎样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教材给出了三个参考案例,其中案例1给出的方法如下: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图1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冲出水平槽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11.
邓军 《物理通报》2021,(1):97-100
初中阶段由于实验方法和器材的局限性,很多测量实验都只要求估测,所以测量误差较大,那如何做到精准测量呢?笔者从测量方法的改进、器材的选择、误差的分析等方面对3个实验进行了小小的改进,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一物理(甲种本)课本14页,图1—10所示是演示微小形变的装置,这一装置是利用光在均匀媒质中的直线传播和平面镜组对光线的两次反射即“光杠杆的放大作用”原理制成的。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操作需要局部遮光的房间或暗室,平行光源等器材,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我们设计了一种操作简便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一、实验器材和组装 1.器材垫木两块,长木板(80×9.5  相似文献   

13.
传统点胶设备的点胶轨迹是通过人工示教和阵列输入的方式生成的,这种方式不仅操作复杂,且没有考虑到各工件存在高度差异,导致点胶的精度不高,生产效率和点胶合格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相机和激光传感器信息来自动定位点胶位置的点胶系统。先制定模板图像和示教点胶轨迹,然后用基于NCC的模板匹配方法得到目标工件的位姿,再通过激光传感器测得目标工件的点胶平面高度值,最后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点胶轨迹在三轴点胶平台坐标系下的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定位速度和精度上都满足对点胶生产的需求,且对于存在高低差异的工件可以保持一致的点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输液装置和一次性注射器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这套实验装置简单、易操作、器材成本低且易得,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液体压强知识点.  相似文献   

15.
王长江  任新成 《物理实验》2012,32(7):21-22,26
针对以往向心力实验装置存在的若干问题,尝试利用废旧电器、测力传感器、降压稳压模块、处理传感器信号的AD转换模块以及蓝牙信号发送模块等器材制作向心力实验仪.该实验装置既可以进行向心力的探究性实验,也可以进行向心力的验证性实验.  相似文献   

16.
研制开发了一种进行声源定位的实验装置.利用波的传播特性,可以推知物体的空间位置.文章介绍了声发射平面定位的原理,自制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光学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对现象的直观认识建立概念.一个好的引入实验,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同时也要能够在一节课的知识应用环节得以解释,做到首尾呼应.当下,很多中学物理教师改进设计了很多引入实验,以回避教材中实验的弊端,但仍然存在不真实、演示效果不佳、器材不便准备等问题.本文在克服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模拟夕阳"演示实验,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呈现明显的效果,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成许多迄今为止需要陡用气桌或其他类似力学实验而设计了一种新的装置.这种新的装置可以把滚动物体的运动状况直接记录在空白纸上而不需要频闪照相技术和即显胶片.当小球在垫有一层复写纸和空白纸的刚性光滑平面上滚动时,由于球对复写纸有压力,它将在纸上留下轨迹.如果使该平面以一定的频率振动,则可把定时数据加到球的点迹中.平面振动会使球对表面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如果平面的振动幅度够大,球便会在复写纸上留下一条点迹.但必须注意,振动幅度不能太大,否则一个匀速运动的滚球留下的点迹将不是一条等间隔点的点迹.这个结论性的意见可能要做些解释.驱使钢板振动的装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光学加工抛光头运动方式由于光栅形或螺旋形等对称扫描方式带来的运动轨迹间的迭代误差,提出随机轨迹抛光运动方式.随机轨迹方法通过随机轨迹算法随机生成镜面离散点的抛光顺序和抛光轨迹,采用随机轨迹驻留时间补偿方法控制镜面离散点的驻留时间,对各个点进行相应大小的材料去除.实验结果显示,随机轨迹方法产生的抛光运动轨迹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提出将离焦成像与粒子轨迹测速相结合,分别针对直线型和曲线型粒子轨迹,构建了离焦特征参数σ的识别算法,形成了用于三维速度测量的离焦粒子轨迹测速(DPSV)方法.该方法基于粒子图像离焦特征参数σ沿运动轨迹线的线性变化假设,通过拟合粒子图像的灰度分布来识别σ,从而获得粒子深度信息.在直线轨迹拟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圆弧拟合处理湍流实验中常见的弯曲轨迹图像.形成了相应的图像处理流程,并采用仿真图像验证了参数识别的准确性,在本文实验装置的噪声水平下相对误差为9.4%左右.采用LED光源和5μm孔径光阑组成的发光点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了深度位置z与σ的线性关系.最后,将DPSV技术应用于射流流场,得到了三维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