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世界医学界的最高奖项是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以来,应用物理学知识(包括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于生理学及医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从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大约占该奖项总获奖数的1/5左右.而这其中有许多是物理学家获得的.下面是几个典型获奖事例. 最早将物理学应用于医学而获诺贝尔奖的是丹麦医学家尼·吕·芬森.他利用光学原理研制出分光滤光聚光器,用以治疗皮肤结核等皮肤病,取得显著疗效,从而荣获19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临床医生,并成为…  相似文献   

2.
 一、总的介绍每年11月,全球学术界的目光都注视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看今年的诺贝尔奖将颁给哪些人.诺贝尔奖现在已成为有关学科的国际最高荣誉奖.虽然也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和平奖和文学奖的授予上,但是在自然科学的几个奖项(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争议是比较少的(不是没有,我们下面会讲到).就物理奖而言,每年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基本上反映了过去一些年里物理学领域内的最高水平;而历年的诺贝尔奖得奖名单,连起来就是一部近代物理学史.例如,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上一个世纪之交时的“两朵乌云”和它们带来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革命理论的建立,在诺贝尔奖的得奖名单上都得到了反映.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是当代文化的风景线,覆盖了人类文明很多领域,是这些领域中或大或小的里程碑。最初设立的奖项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后来加上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51-51
艾克曼首先发现脚气病是因缺乏某种微量物质引起的,从而导致维生素B1的发现。为此,与霍普金斯共获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883年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后在爪哇、苏门答腊任军医。后至柏林同科赫川一起工作,这对他以后的生涯很有影响。1886年艾克曼赴东印度群岛研究当地流行的脚气病。  相似文献   

5.
一、总的介绍 每年11月,全球学术界的目光都注视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看今年的诺贝尔奖将颁给哪些人.诺贝尔奖现在已成为有关学科的国际最高荣誉奖.虽然也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和平奖和文学奖的授予上,但是在自然科学的几个奖项(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争议是比较少的(不是没有,我们下面会讲到).就物理奖而言,每年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基本上反映了过去一些年里物理学领域内的最高水平;而历年的诺贝尔奖得奖名单,连起来就是一部近代物理学史.例如,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上一个世纪之交时的“两朵乌云”和…  相似文献   

6.
 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杰罗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和加拿大物理学家理查德·泰勒, 奖励他们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于电子与质子及束缚中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进行的先驱性研究,这项研究对粒子物理学中夸克模型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是继霍夫斯塔特于1961年,丁肇中和里克特于1976年,费奇和克罗宁于1980年,鲁比亚和范德梅尔于1984年以及莱德曼、斯瓦茨和斯坦博格于1988年之后,实验粒子物理学家又一次荣获自然科学中的最高嘉奖.这件事说明了实验粒子物理学在当代物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X射线的发现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瑞典为他举行的诺贝尔奖发奖宴会上说过:“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自从伦琴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奖以来,已经有94人因杰出的实验工作而获奖,占九十年获奖总数的67.1%.这充分说明实验在现代物理学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鉴于此,本刊新辟《荣获诺贝尔奖的著名实验》栏目,除了介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生平事迹与科学贡献外,还将分析这些实验的物理思想。发展渊源和深远影响,并刊发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图片资料.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温故知新,获得启迪,增进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与喜爱.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泰勒(J.H.Taylor)和赫尔斯(R.AHulse)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物理奖。他们获得此项殊荣是意料中的,因为他们于1974年发现了一颗十分重要的双星脉冲星,名叫PSR1913+16。事实上,另一个大奖,1991年度日本的国际奖金“京都赏”(KyotoPrize,金额与诺贝尔奖金相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成象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朝辉 《物理》2004,33(1):12-17
磁共振成象(MRI)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诊断的有力手段,因此荣获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章概述了磁共振成象的新近进展,包括医疗成象、脑功能成象、显微成象、活体磁共振波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68-68
古尔斯特兰德出身于医生家庭。他在乌普萨拉、维也纳和斯德哥尔摩学医,1888年获得行医执照。古尔斯特兰德是位眼科医师,他详尽地研究了眼的生理学,取得的成就远胜于赫姆霍兹。例如,他对散光的研究使矫正视力更为有效。他为因白内障而取出晶状体的人设计了镜片以改善病人的视力。他还设计了为眼内异物定位的装置。由于他在眼科方面的成绩,古尔斯特兰德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200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迄今为止,已有10位科学家因在核磁共振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2.
潘国驹 《物理》2015,(3):192
2014年10月22日,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获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查理二世国王奖,英国皇家学会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学会之一,我受邀出席了这一颁奖盛典。英国皇家学会会长、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保罗·纳斯教授(Paul Nurse)致辞时说:陈总统整个职业生涯都伴随着新加坡的研究与教育转型,他在新加坡科学界  相似文献   

13.
吴建永 《物理》2013,(6):418
这座古色古香的小楼就是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百年以来,在这里工作的人有30位获得诺贝尔奖。1851年,为适应工业化革命,英国剑桥大学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实验物理学实验室。校长威廉·卡文迪许公爵慷慨捐赠了6300英镑盖了这座小楼,学校也为此设立了一个实验物理学教授的席位。1871年第一位卡文迪许教授,就是奠定了电磁学基础的J.C.麦克斯韦。  相似文献   

14.
吴水清 《物理实验》1995,15(1):42-44
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奖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其中谈到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十分精辟.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  相似文献   

15.
 1901年是20世纪开始的一年,诺贝尔奖也于这一年开始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因为他于1895年发现了X射线。在上期的图7中我们已看到向伦琴授奖的盛况。图1为瑞典1961年发行的纪念1901年诺贝尔奖的邮票,最右为伦琴;图2为德国1951年纪念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奖50周年的邮票,除伦琴肖像外,右上角有他在实验中所用的X射线管。在他之后,还有多项与X射线有关的研究工作获得诺贝尔奖。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图3,东德1965,诞生120周年;图4,西班牙1967,欧洲放射学大会;图5,古巴1993,伟大科学家)在发现X射线时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基本奖项之一,旨在奖励那些在物理学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颁发奖金,每年的奖项候选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诺贝尔物理委员会的委员,曾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科学家,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学教授等科学家推荐。  相似文献   

17.
戴闻 《物理》2005,34(7):542-543
20世纪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参阅《物理》2003年第11期第736页),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伦敦国王学院在职教授威尔金斯(Manrice Wilkins)因病于2004年10月5日在医院中去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18.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是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20世纪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1926~1938年领导一个学派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工作,轰动了全世界,尤其是学派关于中子物理。  相似文献   

19.
厚宇德  吕增建  黄晓东 《大学物理》2012,31(6):41-44,56
通过分析诺贝尔遗嘱中对于3个科学奖奖励对象措词上的微妙区别,可以看出:在诺贝尔看来,物理学承载着人类技术发明的重大使命的结论.对1900至2010年间104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做了初步的分类,指出了每一类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认为实现中国物理学界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研究应该在理论研究之外.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泰勒(J.H.Taylor)和赫尔斯(R.AHulse)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物理奖。他们获得此项殊荣是意料中的,因为他们于1974年发现了一颗十分重要的双星脉冲星,名叫PSR191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