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化学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传入我国的,是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由帝国主义者的商船和军舰带来的。关于这一段史实的考证,我曾有一篇短文加以讨论。近来又找到一点新的证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一位进士丁守存是被认为懂得“西学”的人。他会画地图,还会“造地雷火机等器”。“清史稿”上说他曾著“造化究原”和“新火器说”两书,可是这两部书都不易找到了,不知道这里面记载些什么。北京图书馆里藏有一部丁守存著的“编年自记”,虽然书的内容很简略,却也可以得到一点当时有关化学的事迹。“自记”叙述他三十四岁的那一年(即公元1845年),中有“四月以洋镪水点药,误伤手目,月余始平复”的话。这里所谓“洋镪水”大概是硝酸,也可能是硫酸。由此可见,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作为近代化学的基本物质,无机酸类,已经在我国使用了。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茶叶所以能成为今天人们普遍爱好的饮料,是与它对人们健康有良好作用分不开的。早在公元前二千七百三十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了茶叶的解毒作用。《神农本草》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荼”即是现在的“茶”)而解之”的记载。到公元二百年左右东汉时代,名医华陀  相似文献   

3.
烧酒史料的搜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酒指的是蒸馏酒,就是现代的汾酒、茅台、洋河大曲之类含高含率乙醇的酒。这种饮料,在元代以前,文献上的确少见。元代以后,特别是明代以后,中国各地都有,是常见、常饮的东西了。李时珍(1518—1593)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元初忽思慧《饮膳正要》(是一本叙述元朝宫廷饮食的书)称为阿拉吉酒;元,朱德润《轧赖吉酒赋》(以赋的体裁,叙述用蒸馏法以制烧酒)也用外来语来称这种酒,这无疑在元朝是新奇的东西了。阿拉  相似文献   

4.
劳动人民推动了火药的发明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和火药)之一。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曾经指出:“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发明的火药属“黑色火药”。主要成份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在古典文献上可查到的关于火药的代表性配方有以下两个:一是郑思远撰的《真元妙道要略》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蜜加热分解成炭,再加上硫磺与硝石就是黑色火药,烧起来以后,火势十分猛烈,能把房子都烧掉。  相似文献   

5.
贺昌城 《化学教育》2009,30(5):49-50
做化学实验是从事化学相关领域研究及开发工作的人所采用的最主要研究手段。将“化学实验”与“故事”进行类比:化学工作者做一个化学实验就好比是他导演了一个“故事”,而做此实验的整个过程也如同是他在聆听这一个“故事”。化学工作者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把“故事”听懂。就怎么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故事”听懂以保证化学实验成效的问题,以合成制备实验为例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锌是发见颇迟的金属,但锌的使用和提炼我国比西洋早得多。锌的合金,我国很早就有用的,不过它开始的时代,近人研究所得,议论不甚一致。现先把我国炼金属锌的史迹,逆溯上去,再论到使用含锌合金的古史。记载金属锌制法和使用最清楚的,是明末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那时称锌为倭铅,它附在铜后,大旨说:“古书无倭铅,是近世所立名色,用炉甘石炼成,多产山西太行山一带,湖南荆衡次之。用炉甘石十斤装泥罐内,把泥封固,勿使见火裂缝。然后用煤炭逐层盛垫,铺薪发火煅红,炉甘石便在罐中镕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是倭铅。此物无铜收伏,入火便成烟飞去,它似铅而性猛,所以称倭。”查炉甘石是碳酸锌所成的菱锌矿,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学大纲及教科书,本章的教学目的是: (1)在上一章“金属的通性”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碱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并认识碱金属的所以表现强的金属性是因为原子容易失去價电子。 (2)使学生认识碱金属中纳和钾的物性与化性,并了解纳和钾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制法及其用途。 (3)使学生了解纳和钾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制  相似文献   

8.
于国芹 《化学教育》1998,19(7):18-19
归纳对比法是归纳法和对比法的综合运用。科学史上,运用归纳法的典型代表是牛顿,他在(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中说,“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归纳的”。对比法也是科学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把归纳与对比联合起来使用,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一、归纳对比法归纳法是指把具体个别的事物,分别加以综合,从而获得一般结论的方法,所以,逻辑学中,一贯把从个别走向一般的思维形式称为归纳。对比则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寻求其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研究方法。归纳对比法综合运用,可以指导学…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与宗教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因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是,宗教却硬要人们去相信上帝,相信“上帝主宰一切”,因而也主宰自然的谬论,所以在神学的统治下,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初期,“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自然辩证法》8页)不少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被送上宗教裁判所和火刑场。然而,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这种现象,有些人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神学家,牛顿是一个典型,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是另一个典型。布特列洛夫(1828—1886)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中,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在1861年提出的结构理论,对有机化学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他又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积极地宣传招魂术,并企图为它找寻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他还在俄国及国外的好些杂  相似文献   

10.
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門捷列夫,对科学上的贡献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所發現的週期律和他所創制的週期表是他突出的功绩。所以恩格斯和斯大林曾給以很高的評价:“門捷列夫……所完成科学上的功績,可以和列維里叶算出街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軌道的發現相提並論”(恩袼斯);“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系’明白指出,从量变到質变的發生,在自然历史中具有多么大的意义”(斯大林)。又如拉科夫斯基也曾提:“列維里叶和亚当斯發現海王星,是根据了看到的天王星运行的不規則性,以及依据了公認的牛頓定律。  相似文献   

11.
马俊林 《化学教育》1991,12(2):48-49
在高中化学课本(乙种本,上册)中谈到硫酸的工业制法时说:“硫酸虽然是二氧化硫跟水化合而制得的,但工业上不是直接用水或稀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的”,并且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用水或稀硫酸作吸收剂时容易形成酸雾,吸收速度慢,不利于吸收二氧化硫。为了尽可能把三氧化硫吸收干净,并在吸收过程中不形成酸雾,工业上是用98.3%的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的。”对于上述解释,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不满足,他们无法理解用水和稀硫酸吸收SO3的速度反而比浓硫酸(98.3%的硫酸)慢。  相似文献   

12.
岳晓明 《化学教育》2003,24(3):48-48
焰色反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定性分析法,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563)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 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钾)也”。  相似文献   

13.
李文亭 《化学教育》1984,5(4):14-16
恩格斯曾经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345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 学生也是这样。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有较大的动力,那就得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活跃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4.
因为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这是涉及到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所以看到樊文涛同志的短文后(化学通报1962年5期62页),也想来谈谈个人看法。在樊同志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似乎存在着两个不够清楚的概念问题,一个是“系统对外作功”,另一个是“系统”的划分问题。在一些书中都明确指出,例如在列昻托维奇著的热力学概论(张厚玫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第3页)里面说:“谈到系统对外物所作的功时,我们指的是为我们所分出的系统施在外物上的力所作的功。当外物有某一确定的位移时,系统作出了功。所以很清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化学通报》1974年第5期刊载了“法家沈括和《梦溪笔谈》中的化学”及附“《梦溪笔谈》有关化学、冶金的九则(节释)”[以下简称“节释”]。文章对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法家,也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沈括,作了正确的分析,对他在科学上的成就,特别是与化学有关的内容,作了较详尽的阐述。这些资料对我们把批林批孔深入到《化工》教学领域有很大的帮助。文中提到:“沈括作为地主阶级革新变法派的政治家,……实际上他也没有能彻底地摆脱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在《笔谈》中还反映出掺杂着封建迷信的神秘主义的糟粕。”这对我们也有很大启发,因而阅读了《笔谈》原文  相似文献   

16.
化学通报编辑委员会曾经得到有关方面的来信,知道有一位化学教师曾在教室中以某些毫无根据的、谬误的“新”观点教育同学。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和教学态度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以免影响同学的正常学习。来信中谈到这位教师在讲书时说:“氧化钙是氧气溶於固体纯钙的溶液”,他还说:“胆?是水分融於固体CuS0_4中而形成均态的Cu S0_4·5H_2O,这是液体融於固体的融体的融体。”这位教师所指出的融体,据说就是他自编的代表溶液的代名词,那末“融”字在此与“溶”字混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这是毛泽东同志为追悼中国化学会会员、抗战英雄杨十三先生所赠的挽联。1939年9月18日,杨十三先生的追悼会在重庆召开。会场四壁及场外挂放着大量挽联和花圈。其中有中共中央的挽帐:“北方之强”,第十八集团军全体将士的挽帐:“河岳日星”。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第八路军朱德总司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国化学史的一页——“马和”发现氧气,在54年4月号化学通报上,袁翰青先生以“‘马和’发现氧气的问题”为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证,他是以“化学元素发见史”书前的一篇译文作基础,参考了一些其他资料,然后加以分析批判而写成的。最近有机会在一本书的附录上看到袁先生的初稿和克拉普罗特的论文法文稿,读后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目前关於“马和”发现氧气唯一的原始根据就是克拉普罗特的论文,国内外很多人发表的意见也  相似文献   

19.
王金娥 《化学教育》2004,25(3):34-37
“脱毛”一词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他说:“化学正在取得异常迅速的成就,而希望赶上它的化学家们则处于不断的“脱毛”状态。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落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这样飞起来就更有力更轻快。”  相似文献   

20.
“化学通报”1957年1月号刊载张海若同志写的“我怎样教学生应用克分子的概念来做化学计算题”一文中,我以为其中有一个概念值得商榷,有一处错误必须更正。张海若同志认为“克分子是……重量单位”,他说“n代表物质以克分子为单位的重量”,并在0.2克分子CO_2与8.8克CO_2中间画上等号。这是不恰当的。“克分子”不是重量单位,它的物理意义是:①物质一定数目的分子,即6.02×10~(23)个分子,②它们的总重量若以克为单位来表示,则其数值恰等于其分子量。其物理量表示方法应该是M克/克分子(M表示分子量数值)。例如某物质0.2克分子重3.6克,其一克分子重: 3.6克÷0.2克分子=18克/克分子。张海若同志所举的两个例子,可作如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