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长期服役对电缆户外终端绝缘老化的影响,对退役硅橡胶绝缘户外终端进行研究,分别对绝缘样品的材料特性、陷阱参数、介电特性和热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运行年限的户外终端硅橡胶绝缘其老化状态不同;随着电缆户外终端服役时间的增加,硅橡胶绝缘的体积电阻率下降,陷阱能级变浅,材料分解温度和残余质量下降;硅橡胶绝缘的体积电阻率、陷阱参数分布和热失重分析可有效评价电缆户外终端绝缘的老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阻抗方法观察低氧对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影响,将实验动物分成平原对照组和模拟低氧组,采用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小鼠血液细胞交流阻抗,通过细胞介电谱、Cole-Cole图、介电损耗因子频谱、损耗角正切频谱以及Cole-Cole方程的曲线拟合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小鼠模拟海拔5km低氧4周后,模拟高原组的低频介电常数ε1和介电增量△ε较平原对照组分别增加57%和59%.(2)模拟高原组的低频电导率k1和高频电导率Eh较平原对照组分别降低49%和11%.因此,模拟高原低氧引起小鼠血液细胞介电性能增加和导电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0.01~100 MHz范围内,使用交流电阻抗方法测量了人胃上皮GES-1细胞悬浮液的介电谱,通过介电谱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复平面图的分析,观察体积分数对 GES-1细胞介电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ES-1细胞的介电行为具有3个特征:(1)频率依赖性,即随电场频率的增加,其介电常数增量(Δε=ε-εh)减小,电导率增量(Δκ=κ-κL)增加;(2)体积分数依存性,即当体积分数增加时,介电常数最大增量(Δεmax)、电导率最大增量(Δκmax)和峰值(P1、P2、P3)随之增加;(3)具有3个特征频率(f1、f2、f3),分别来源于细胞膜(f1)、细胞核膜(f2)和细胞核仁(f3).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新疆喀什地区盐渍土进行了介电常数室内实验,从分析盐渍土介电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盐渍土的介电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含水含盐量正交测试,分别研究了土壤介电常数随含水量、含盐量的变化规律及特点,同时记录并对比盐渍土在交变电场下的响应特性,其成果对研制低成本土壤盐渍化监测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针对干旱区盐渍土的含盐量反演,使用土壤介电常数优于电导率;(2)在整个激励频率区间,盐渍土的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变化都会影响土壤的极化特性,进而反演于土壤介电常数,其相关性在整个频率区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在高频区域,土壤含盐量增大使土壤介电常数增加,其增加趋势明显有差异;(4)在多数情况下,低频的激励信号使得对盐度变化的灵敏度非常低;(5)在整个频率区域不存在根据介电模型预料的可识别的含盐量相关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5.
先将壳聚糖与丙烯酸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羧乙基壳聚糖(CEC),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钠制备氧化海藻酸钠(OSA),再将OSA与少量硼酸作为交联剂交联CEC与聚乙烯醇(PVA)混合液制备CEC/PVA双网络、双动态化学交联的自愈水凝胶。采用FT-IR、SEM和TGA分别对水凝胶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EC/PV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和pH值响应。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随着交联剂溶液用量的增加,凝胶时间减小,湿态凝胶平衡含水量减小;调控环境的pH值可实现体系的凝胶-溶液转变;PVA的引入能够提高水凝胶的抗压性能与韧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高温热处理对氧化物热敏材料电阻率分布及老化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CoMnNi系热敏材料在950℃热处理8小时后,材料的电阻率下降,且分布发散,处理后,材料的老化系数增大,老化时间常数增长.这些结果说明高温热处理对氧化物热敏材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7.
以水热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KIT-6)作为硬模板,将不同质量比复合的SnO_2和TiO_2通过溶胶-凝胶法包裹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最后用HF除去模板得到SnO_2/TiO_2介孔材料.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结果显示,该材料为多孔颗粒,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27.62~136.38m2·g-1).TEM测试表明随着SnO_2含量的增多,粒径减小.在避光条件下的吸附亚甲基蓝(MB)实验表明,该介孔材料对MB的吸附能力随着Sn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紫外光(λ=365nm)降解MB实验表明,SnO_2含量为5%的SnO_2/TiO_2介孔材料对MB的光催化效果最好,150min的脱色率达到97.3%.稳定性实验表明,连续5次光催化实验后,该介孔材料对MB的脱色效果无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光交联羟丙基壳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水溶性的壳聚糖衍生物--羟丙基壳聚糖(HPCS)的氮基上引入具有光反应活性的叠氮基团(4-叠氮苯甲酸),制备了一种光可引发交联的叠氮化羟丙基壳聚糖(Az-HPC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氨基滴定法对其结构和取代度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子交联和光交联两步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凝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凝胶的形貌和粒径,并研究了纳米凝胶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胀度、载药行为及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包封率与溶液pH值无关,而溶胀度及释药行为则主要受pH值的影响.在酸性条件(pH 2.60)下,溶胀度最大,突释现象也最明显,30 min内释药率可达8O%;在碱性条件(pH 9.40)下,溶胀度最低,药物释放速度较慢,2 h内释药率仅为40%;而在中性条件(pH 7.38)下,该纳米凝胶溶胀度中等,有明显的缓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酸钡为主要原料,以乙二醇独甲醚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100)低阻硅片上制备了BaTiO-3薄膜电容,用XRD分析了该薄膜的结构,发现薄膜在硅片上取向生长,同时又对薄膜的介电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介电特性在高频范围内随频率的变化比较稳定并讨论了晶化温度对薄膜电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钛酸甲丁酯和乙酸钡为主要原料,以乙二醇独甲醚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100)低阻硅片上制备了BaTiO3薄膜电容,用XRD分析了该薄膜的结构,发现薄膜在硅片上取向生长,同时又对薄膜的介电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介电特性在高频范围内随频率的变化比较稳定,并讨论了晶化温度对薄电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海藻酸钠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氧化海藻酸钠,利用其醛基与羟丙基壳聚糖上的氨基交联制备出能够原位交联的水凝胶.探讨了氧化海藻酸钠的加入量对水凝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氧化海藻酸钠、羟丙基壳聚糖及其水凝胶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水凝胶的结构特征.凝胶时间测试表明,在氧化海藻酸钠加入量为8mL时水凝胶具有最短的凝胶时间5.5s.溶胀测试表明随氧化海藻酸钠加入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水凝胶体系中引入磺胺嘧啶银作为抗菌剂,使得水凝胶具备一定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LNA)等射频前端组件及模块的物理和数值建模,分析高功率微波和电磁脉冲场对典型器件作用的物理过程与干扰、损伤机理,实现电磁辐射效应场线-器件协同仿真,为射频前端电路端口等敏感部位强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提供技术支撑.论文利用理论分析、ADS仿真分析、注入实验以及失效分析方法开展了微波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和低噪声放大器的效应研究.通过实验详细分析后可以确定低噪声放大器输出波形随注入功率增加的变化特性与仿真结果相符,获得了不同脉冲参数(包括脉宽、频率和脉冲个数)以及器件不同工作状态对LNA损伤功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比分析了半导体器件损伤前后的电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由甲基硅单体与γ-氨丙基硅单体共水解缩合得到侧链含γ-氨丙基的聚硅氧烷。通过两种有机硅单体的竞聚率测定,认为以环体形式的硅单体可以聚合得到氨丙基分布较为均匀的聚合物。经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后的硅橡胶显示出较高的氧氮透气选择比,有利于从空气中富集氧。  相似文献   

14.
以TiCl4为前躯体,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F38为模板剂,Si(100)为衬底,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涂膜工艺,制备了孔径可调的纳米多孔TiO2薄膜.研究了聚合物模板浓度与TiO2薄膜的纳米孔形态的关系.随着模板剂含量的增加,薄膜中介孔密度随之增加,约大于15%便发生介孔连通,连通后介孔成蠕虫状.同时,研究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及退火方式对纳米TiO2薄膜晶相的影响.单次退火4h(600~800℃)为锐钛矿相、热稳定性好,而等时退火容易生成锐钛矿相/金红石相的混晶.  相似文献   

15.
以正壬烷为碳氢燃料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恒容热裂解,跟踪裂解转化率和产物分布,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燃料热稳定性的影响.正壬烷热裂解气体产物主要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和丙烯;液态产物中则以链烷烃、烯烃和环烷烃为主,并可检测到芳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液体产物中芳烃的含量,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定结果相互印证,芳烃含量随裂解转化率增加呈指数变化,表达了燃料热稳定性和裂解规律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有机硅树脂中添加不同粒径(2μm、300 nm、20 nm/300 nm和20 nm)的SiO2,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有机硅-SiO2复合涂层,并设计进行了涂层的凝露实验和闪络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涂层表面结构对其凝露和闪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添加SiO2粒径的减小,复合涂层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静态接触角θ逐渐增大,20 nm SiO2复合涂层(θ=152°)表现出超疏水特性。凝露实验表明,20 nm SiO2复合涂层表面的液滴出现时间延长至1 min,凝露30 min时涂层表面99%的液滴尺寸小于150μm,防凝露效果良好。闪络实验表明,随着添加SiO2粒径的减小,复合涂层表面闪络电压增大;20 nm SiO2复合涂层的闪络电压增加至15.4 kV,是有机硅树脂涂层的2倍,表现出优异的防闪络特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Bi0.47Na0.47Ba0.06TiO3-xKNbO3(BNBT-xKN,x=0~0.08)陶瓷,借助铁电分析仪、阻抗分析仪、扫描电镜(SEM)等仪器研究了KNbO3(KN)引入后,对陶瓷的微观结构、相变行为和介电性的影响.BNBT-xKN的扫描电镜(SEM)图显示:适量的KN对BNBT陶瓷具有细化晶粒、增大致密度作用.介电温谱(30~500℃)显示BNBT、BNBT-0.01KN、BNBT-0.02KN陶瓷有3个介电异常峰,而BNBT-0.04KN和BNBT-0.08KN陶瓷中有2个介电异常峰,并对陶瓷中出现的介电异常进行了讨论.通过介电温谱数据拟合,讨论了BNBT-xKN陶瓷的介电弛豫特性,并解释了BNBT-xKN陶瓷退极化的原因以及出现双电滞回线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7656开发高压容性设备绝缘介损的信号的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确测量能反映高压容性设备绝缘状况的介质损耗值,设计了相应的信号采集系统.采用电网频率跟踪技术,将传感器测得的三相末屏电流模拟值经信号调理电路调理及AD620AR放大器放大后,并经AD7656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避免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衰减问题;并采用参考电源解决了远距离同步采集问题.介绍了基于多通道高分辨率AD7656开发绝缘介损在线监测终端信号采集系统的具体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接口实现电路和数据采集的初始化操作过程,经实际应用,系统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微胶囊红磷/有机改性蒙脱土(GF-PET/MRP/OMT)复合体系,并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进行了研究.当向GF-PET/MRP中引入OMT时,材料的残炭含量显著提高;与GF-PET/MRP相比,OMT的加入虽然使材料的LOI有所下降,但锥型量热结果表明,OMT不仅使材料的点燃时间滞后,而且热释放速率峰值也得到了下降.此外,GF-PET/MRP阻燃材料燃烧后形成较为平整的炭层结构,而GF-PET/MRP/OMT其残炭呈现褶皱形貌.该褶皱状结构的炭层能够更有效地起到隔氧隔热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高水热稳定性的Ce_(0.5)M_(0.5)O_2(M=Zr,Ti)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得高分散Pt/Ce_(0.5)M_(0.5)O_2(M=Zr,Ti)催化剂,分析了短链脂肪醇作为氢供体用于香兰素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催化剂Pt/Ce_(0.5)M_(0.5)O_2(M=Zr,Ti)具有高的水热稳定性和优良的加氢脱氧活性,且Pt/Ce_(0.5)Zr_(0.5)O_2较Pt/Ce_(0.5)Ti_(0.5)O_2的催化性能更胜一筹,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与其表面的酸性质以及贵金属Pt在载体上的高度分散有关.短链脂肪醇作为含氢的有机小分子,可作为氢源替代氢气,是理想有效的氢供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