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五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于10月23日至28日在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海南和台湾省外)的325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本届年会继1991年第四届年会以来我国分析化学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高鸿,高小霞,汪尔康,俞汝勤,沈天慧教授出席了大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中科院院士戴安邦,梁树权教授担任名誉主席。高鸿、高小霞院士任大会主席并分别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开幕式上,先由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代表筹委会向大会报告此次年会的筹备经过,南京大学副校长李邨教授致欢迎词,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汪尔康院士致开幕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锡军教授致贺词。开幕式上还颁发了首届“梁树权分析化学奖”,王小如、王柯敏教授获此殊荣。开幕式后,著名分析化学家汪尔康,俞汝勤,徐晓白,孙亦樑,程介克,王敬尊教授以及南大留美人员、现美国拜尔—迈尔斯公司质谱研究室主任黄乐群博士作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2.
前言     
1990年5月,受国家教委委托,由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著名分析化学家及部份中青年分析工作者。会议提出的23篇报告系统地评述了现代分析化学各分支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动向。预示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内容丰富、新颖,是广大分析工作者重要的参考材料。为满足大家要求,科学出版社将会议绝大多数报告汇编成《分析化学前沿》文集,将于1991年10月出版发行。现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高小霞先生为该文集所写“前言”转载于此,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3.
会议动态     
中国化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主持,由南京大学、冶金部贵金属研究所负责筹备的“一九八一年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于1981年10月5日至9日在昆明举行。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电分析化学界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156人、列席代表111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的27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高等院校、工矿企业、仪器制造及与分析化学有关的编辑出版单位。会议共征集学术论文近400篇,经全国各地有关专家、教授和筹备会的评选,共选出251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会议第一天举行大会报告。特邀高小霞、高鸿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研讨会于1990年5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小霞、高鸡、梁晓天,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周同惠,以及来自高等院校、科学院、各部委研究院所、商检局、刑侦等单位的六十多位分析化学学科的著名学者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共商分析化学前沿与发展大计。这是分析化学界的一次空前盛会。会上由高鸿教授作的“分析化学现状和未来”的主题报告及其他24篇专题报告,涉及了光学分析,电分析、色  相似文献   

5.
由学部委员、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和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研究员彭少逸主持,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化学所和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一碳化学基础研究”于92年5月上旬在北京通过验收。学部委员、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闵恩泽教授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吴越研究员主持了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6.
操时杰 《大学化学》1987,2(2):31-31
科学出版社正组织编写、出版一套《分析化学丛书》,共六卷二十九册,每册30万字左右《分析化学丛书》编委会由16位知名的分析化学家组成,高小霞教授任主编,曾云鹗、周同惠、高鸿教授任副主编。在编委会统一领导下,组织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老、中年的分析化学家撰写、审定稿件。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分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26日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本刊顾问高鸿院士诞生8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高先生在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开拓与发展、人材培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及参加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表示我们对高先生的敬仰之情,本刊特编辑出版了“祝贺高鸿院士诞辰80周年论文专辑”,借此,我谨向高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伟大的时代,恢宏的事业,必然会造就出卓越的人才,也必然获得丰硕的成果。高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分析化学教育家,是我国近代仪器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电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研…  相似文献   

8.
束羽 《大学化学》1991,6(1):65-65
1990年10月,由中国化学会、南京大学化学系共同主办的“祝贺高济字、戴安邦、裘家奎、倪则埙四位教授执教六十周年”活动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高济宇、戴安邦、裘家奎、倪则埙四位教授均寿九秩,这在国内外十分罕见,在学术界被传为佳话。四位教授是我国化学界的老前辈,早年他们留学美国。学成后,满怀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回到祖国,曾在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任教,分别从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长达六十年的从教生涯中,他  相似文献   

9.
高鸿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分析化学教育家,我国近代仪器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高教战线五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材,桃李满天下。在电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突出建树,创立“示波分析”,开辟了电滴定分析的新领域。他积极参加制定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等有关活动,为振兴我国化学科学作出了很大贡献。(一)热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高鸿先生1918年6月26日生于陕西省泾阳县,1938年考入中央大学航空系,后转入化学系,194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4年11月赴美国留学,在伊利诺大学化学…  相似文献   

10.
由学部委员、厦门大学蔡启瑞教授和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彭少逸研究员主持,三校四所(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一碳化学基础研究”,于5月上旬在北京通过验收。学部委员、著名催化专家闵恩泽教授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吴越研究员主持了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11.
动态与信息     
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研讨会是根据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化学学科组的决定而举行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北京大学负责会议筹备工作.会议由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学学科组组长沈家骢和成员程介克、陈耀祖教授共同主持,教委科技司副司长梁森和高教司陈祖福同志到会并讲了话.学部委员高鸿、高小霞、梁晓天以及来自高等院校、科学院、医科院和其它部门的60多位分析化学教授、专家与会,共商分析化学的发展大计,迎接时代的挑战.这是近年来分析化学界的一次空前盛会.与会代表认为召开得及时、必要. 会议的主要议程为:(1)讨论分析化学的前沿以及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于 1 999年 1 0月 3 0日至 1 1月 2日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的 1 5 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 ,就近年来我国电分析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交流 ,并探讨了 2 1世纪电分析化学的前沿和发展问题。开幕式由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董绍俊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教授致开幕词 ,本届大会筹委会负责人彭图治教授向大会汇报了会议筹备情况及日程安排 ,中国化学会和老一辈电分析化学家高鸿院士…  相似文献   

13.
试谈分析化学的明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几大主要二级学科之一 ,曾被认为是“现代化学之母”[1] ,“化学是从分析化学开始的”[2 ] 。但是近年来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从有人说“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 ,化学正在走出分析化学”[3] ,到 1 981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建立独立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科学系” ,及国内外一些单位相继建立分析科学实验室或研究所 ,出版《分析科学学报》 ,到最近高鸿先生明确宣布“分析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都在说明分析化学实际上不再是化学的一个分支”[2 ]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在分析化学界几乎已成了共识。  “化学之…  相似文献   

14.
中日分析化学双边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长春南湖宾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列席代表共114人,以鎌田仁教授为首的日本分析化学代表团一行3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九月十四日上午八时开幕。接着进行了大会报告。十五日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之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将承办“第三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研讨会拟于1991年10月14—17日在长春召开,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化学》2007,35(2):220-220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第十一届国际暨第一届中日双边电分析化学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研讨会将于2007年8月16日至19日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举行。研讨会将特邀国际著名电分析化学家参加,会议语言为英语。欢迎参加,如提出报告,请交中英文摘要各一份。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化学》2012,(12):1864
2012年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在青岛召开。国家基金委化学部梁文平副主任、国家基金委分析化学学科庄乾坤主任、长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湖南大学姚守拙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院士等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大会。我校江西省质谱  相似文献   

18.
1995年8月20~40日,约300名亚洲分析化学工作者聚集韩国汉城教育与文化会馆,举行了第三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ASIANALYSISⅡ,The Third Asian Conference on Ana1ytica1 Sciences)。第三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主席钟具顺教授和第二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汪尔康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分别致词. 汪尔康所长在致词中回顾了亚洲分析化学会召开的历史。在第四届中-日及日-韩双边分析化学讨论会的基础上,1991年 8月在日本Makubari,Chiba召开了第一届亚洲分析化学会议(The First ASIANALYSIS),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为50人.ASIANALYSIS由日本上野教授所命名,它类同于欧洲分析化学论坛EUROANALYSIS.ASIANALYSSⅡ于1993年8月9日~13日在中国长春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及中国化学会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为250人,其他国家和地区为100人。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1993年,以下简称“报告”)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报告”讨论了分析化学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评述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从提高灵敏度、改善选择性、扩展时空多维信息等八个方面,综述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分析了我国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面临形势、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近5~10年分析化学发展的战略设想、方向和目标,应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前沿课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报告”中提出的许多论点、设想和建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它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国内很多分析化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的共识和预测。为了写出这份“报告”,首先组成了“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进行调查研究,写出“报告”初稿,然后以书面或座谈会方式听取国内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最后由“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评审组”认真评议认可。“报告”的研究组和评审组都由分析化学界各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和权威科学家组成。两组共有知名学者达30人之多,所以这个“报告”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报告”提出的看法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 2 0 0 2年 11月 2 4~ 2 6日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分析化学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4 2名分析化学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院士 10人、杰出青年 17人、特邀代表 15人。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基金委化学部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首先作了“实施源头创新战略 ,树立化学学科新形象”的报告。认为分析化学是2 1世纪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发展的关键 ;强调要重新树立化学的新形象 ,核心还是提倡创新性和创造性。基金委要在培养创新文化、营造学术文明中发挥作用 ,倡导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