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工晶体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人工晶体学报 ›› 2022, Vol. 51 ›› Issue (9-10): 1515-1518.

• 人物专访 • 上一篇    下一篇

晶体人生丨祝世宁:从天然结构到人工微结构

孙军   

  1.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
  • 出版日期:2022-10-15 发布日期:2022-11-02
  • 作者简介:孙 军(1976—),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人工晶体学报》编委。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国防科工局、教育部等科技项目二十余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3)、天津青年科技奖(1)、天津市国防科技突出贡献奖(1)等。

  • Online:2022-10-15 Published:2022-11-02

摘要: 与天然或人工晶体结构类似,微结构材料是采用功能基元(即人工微结构,也可称为“人工原子”)加空间序构的方式构筑的新材料体系,它可以实现均匀材料所不具有的超常物性。从半导体超晶格开始,人工微结构经历了光学超晶格、光(声)子晶体、超构材料等的发展,性能调控范围也由原来的电性能扩展到光、声、热、磁、力等。近年来有关铌酸锂晶体及其人工微结构研究举世瞩目,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科研团队从铌酸锂晶体的畴结构调控开始,在该领域做出许多原创性工作,研究水平居国际前列。展望未来,发展铌酸锂集成光子学还面临三方面的挑战,包括LNOI器件的刻蚀技术、铌酸锂晶圆缺陷和大尺寸铌酸锂薄膜的制备。

关键词: 非线性, 人工微结构, 光学超晶格, 人工晶体, 铌酸锂, 集成光子学

中图分类号: